數(shù)字化轉型第一步:聊聊企業(yè)官網的那些門道
時間:2025-11-06 11:00:01
說實話,第一次幫朋友的公司折騰官網時,我連FTP是啥都不知道。那會兒天真地以為買個域名、傳幾張產品圖就叫"建站",結果被現(xiàn)實狠狠上了一課——首頁加載速度慢得像老牛拉破車,手機打開排版全亂套,最絕的是聯(lián)系方式居然藏在三級目錄里...你看,這事兒吧,表面看著簡單,水可深著呢。
很多老板一開口就是:"我們官網要大氣!要放董事長致辭!產品分類越細越好!"停——您這思路還停留在2008年呢?,F(xiàn)在用戶掏出手機劃拉兩下,3秒內找不到核心價值就直接跳出了。我見過最離譜的案例,某機械制造企業(yè)把ISO認證證書掃描件鋪滿首頁,字小得要用放大鏡看,結果海外客戶發(fā)郵件問:"你們是印刷廠嗎?"
其實啊,官網本質上是個24小時營業(yè)的智能銷售。去年接觸過家做定制家具的,他們把"在線設計工具"嵌在首頁,客戶能直接拖拽模塊模擬效果,轉化率飆升300%。這可比放二十張車間照片管用多了,對吧?
市面上建站方案多到眼花:SaaS建站平臺、開源系統(tǒng)、定制開發(fā)...有個做農產品批發(fā)的客戶非要搞全定制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后臺改個運費模板都得找程序員,每次改動賬單看著都肉疼。后來換成模塊化系統(tǒng),自己就能拖拽調整,省下的錢夠投半年信息流廣告。
不過要說最坑的,絕對是某些標榜"免費"的建站工具。去年試用過某平臺,確實不收費,但想要百度收錄?交錢!去掉頁面廣告?交錢!導出數(shù)據?交錢!好家伙,整個一俄羅斯套娃式收費。所以我的建議是:前期寧愿多花兩周對比測試,也別被"便宜"二字綁架。
上周陪親戚看裝修公司官網,筆記本上看著挺正常,用手機打開瞬間笑出聲——導航欄把"案例展示"擠成了"案例展...",點進去圖片加載完直接撐爆屏幕?,F(xiàn)在移動流量占比普遍超70%,但很多企業(yè)驗收時還是只顧著在辦公室電腦上檢查。
有個取巧的辦法:建站時讓設計師先做手機端界面,再擴展到大屏。去年幫餐飲連鎖品牌這么操作,意外發(fā)現(xiàn)精簡后的移動版菜單,反而讓PC端也變得更清爽了。對了,千萬別學某些網站搞"手機版跳轉",現(xiàn)在谷歌早把這類操作列進扣分項了。
見過太多花十幾萬建站,然后...就沒有然后了的案例。就像開餐廳不能只裝修不買菜,官網也得持續(xù)喂養(yǎng)內容。有個做工業(yè)品的朋友很聰明,每周更新兩篇"客戶問得最多的10個問題"系列短文,半年后自然搜索流量漲了八倍。
其實根本不用請專業(yè)寫手。市場部小姑娘用手機拍的車間短視頻,比精修產品圖更有說服力;技術總監(jiān)隨手記錄的故障排查心得,比公司簡介更能建立專業(yè)形象。記?。河脩魜砜吹牟皇荘PT畫冊,而是個會呼吸的企業(yè)人格。
? 聯(lián)系方式至少要在頁腳、側邊欄、聯(lián)系我們頁面出現(xiàn)三次——別讓客戶玩尋寶游戲 ? 產品參數(shù)表記得做可篩選對比功能,上次見個儀器廠商,客戶因為找不到型號對比直接跑了 ? 定期檢查死鏈,有次我發(fā)現(xiàn)某官網"最新活動"點進去是2018年的內容,尷尬得腳趾摳地 ? 后臺一定要做權限分級,前年有家公司實習生誤刪了整個產品庫...
最近在幫兒童教育機構改版,他們原來的預約按鈕顏色和背景幾乎融為一體。簡單改成明黃色后,咨詢量肉眼可見地往上竄。你看,有時候決勝的關鍵就在這些細微處。
說到底,企業(yè)官網早過了"有就行"的階段。它既是數(shù)字化的門面,更是生意的轉換器。下次如果你聽到有人說"官網沒用",不妨問問他:是官網真沒用,還是你家官網沒用?畢竟在這個掃碼比名片好使的年代,官網可能就是客戶認識你的第一個——也可能是最后一個機會。
微信掃碼咨詢